2021 寒假小小博雅服務學習
去年暑假剛認識小博這個團隊時,因為感受到小博的溫暖加上也很喜歡這裡的氛圍所以我決定繼續留下來,但是也看到這個團隊有許多很急迫性的問題存在,像是團員不足、交接不順等,於是當時決定接任副召的我就在自己心裡訂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要讓我們這一屆與下一屆的傳承交接順利。當時的小博團員們為了招到下一屆的新生可說是卯足全力,好在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暑期成果發表會過後,有了六位新生加入小博,看到這樣的成果我總算稍微鬆了一口氣,但是更困難的挑戰還在後面。沒有被帶過的十二屆如今要開始帶著十三屆一同學習小博的各種事物,這一個任務讓沒有經驗的我們不知該從何下手,當時的我們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拉近自己與新生的距離,於是我們把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試過了,就這樣碰撞了一個學期後,總算來到了這次的寒假營期。
這次的寒假營期,我自己的個人感受真是糟透了,整個營期的一開始,我就看著一個個團員在我眼前輪流崩潰,今天這個團員崩潰完明天再換下一個團員,我不懂大家為何要把自己逼得那麼緊,雖然我很努力地安慰、鼓勵大家,但是完全沒有半點效果,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只覺得很無力。到了反思期,大家把這個集體崩潰的現象歸咎於營期間的團隊建立做得不夠確實,但我認為這只是造成這樣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我個人認為還有另外一個造成這個現象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十二屆的成員們普遍都不擅長肯定自己,面對旁人給予的批評、指點或建議時,很容易就只能看到做得不好的部份而忽略了其他好的地方,而這種人格特質的人處在學長姐的角色時,往往會不小心將「覺得不好」的這個心情直接傳遞給學弟妹,倘若學弟妹剛好又屬於前面敘述的那種人格特質的話,那就會造成一個很糟糕的惡性循環,大家都覺得自己做得不好,卻又無法明確的指出一個自己做的真的很不好的地方。我知道我的這段敘述很抽象且也沒有很實質的數據能證明我的論點,但這真的是我一整個營期看下來得出的見解。
雖然這次營期真的很崩潰,崩潰到我一度懷疑自己的人生,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究竟是否正確,但是在舉辦完成果發表會後,看著學弟妹們都很開心的在台上分享自己在營期間的收穫,我忽然覺得一切似乎也沒有那麼糟,在那之後我仔細地反思我加入小博後的整個經歷,其實也是有頗多的收穫,其中一個我認為最難得的收穫,便是和夥伴們合作的過程。雖然說我們剛進小博時都會測自己的VSAI,也會了解其他團員們的VSAI,在知道這些後確實有助於我們更快速的熟悉彼此,但關於如何和自己人格特質以外的人相處並不會特別的教,像是我身為一個S要如何和其他是V、A、I的人相處,在一開始的VSAI的課程並不會講得太深入,一直到了我與其他十二屆的成員們一起工作時我才慢慢掌握到其中的技巧,為何我會把這樣的收穫用「難得」兩字來形容呢,因為說真的倘若只是要和與自己不同人格的人一起工作,外面還有非常多的場域可以提供這樣的機會,像是學校社團、專題小組等都有機會和與自己思考、工作模式完全不同的人工作,但是工作到最後可能因為彼此摩擦太多導致拆夥甚至解散的例子也很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實很難確實學習如何和與自己不同的人格特質的人一起工作。而小博這個地方就完全不一樣了,不論團員們彼此間產生過多少摩擦,最後還是會回到自己的崗位與自己的夥伴們手拉手繼續前進,而我也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摩擦中學到如何和別的人格特質的人共事,能夠有這樣的經驗真的很難得。我們常常把小博的團員們形容成夥伴,最早我自己對「夥伴」這個詞的定義僅是工作上的夥伴而已,而現在還多了新的定義——一群陪伴彼此一起進步的好夥伴。
距離我當上副召個位置已經半年了,很慶幸達成了最初自己訂下的目標,雖然我知道在達成的過程中含了不少運氣成份,但不管如何總算是達成了,我們順利的招到新生也順利的把職位交接給他們,看到這樣成果不禁讓我想起了高中班導對我說過的一句話「一個好的團隊需要有許多力量支撐」,沒錯,就是因為有許多人的付出小博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有前面幾屆學長姐傳承下來的,再加上我們這一屆努力過後繼續傳承給十三屆,所以能一起走到這裡,大家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