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社會實踐資訊整合平台---湯韻蓉
湯韻蓉

湯韻蓉

技藝 Memory


經過了這一年的計畫,從剛開始與團隊成員互相確認目標、方向,中間經歷有人退出、全台各地訪談、夜談等事情。最原本的想像是透過訪談,能夠更了解香文化,了解從小到大接觸的事物。但走過這段路程後,發現有些事情更了解了,但有些想法被改觀了。
製香人的心聲,我想這個詞可以概括整個訪談過程。但因為站的角度、角色不一樣,想法也就不盡相同。香對於他們來說,是吃飯的工具,是與神明溝通的道具,是需要繼續堅持的;為了神明,為了祖先,為了自己的溫飽。務實的師傅,跟我們分享人生,製香陪他過了人生一半的歲月;香鋪老闆、老闆娘們,有些抱持隨遇而安的心態,有些努力的在現況中找出路,但堅持做好香是他們的共通點。這讓我不禁思考,堅持的理由是什麼?經過訪談,我得出一個答案,他們都認為製香產業是良心事業。與神明結緣是種福氣,需要對自己、對神明、對消費者負責。善的意念,在香之間流轉。
迷信一詞,原本存在於我的腦海。曾看過周遭的人透過求神問卜,決定自己重要的工作去路。剛開始我是不理解的,認為這樣的行為是不理性,是種迷信。但經過這些訪談會發現,其實那些會求神問卜的人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安放心的地方,那如果這些動作、儀式,能夠讓他更確信自己的決定,那有何不可。甚至最原本的我,也接受甚至認為以手代香是件環保事,自己應該去做。而透過訪談才理解,所謂的不環保和那些低價香、化學香有關。如果我們有謹慎地選擇香品,就不會發生這類事。
訪談讓我看到的是一群秉持理念有毅力的一群人,而我們應該向這精神好好學習。在APL 整個計畫中,一定有遇到困難。這時候該如何解決,用什麼方法該怎麼做。有些事的確沒有達到目標,但問題出在哪裡,是當初太理想了嗎?如何改善讓接下來的計畫可以順利繼續,需要時刻的想起當初的目標。而這群人讓我們這些年輕世代採訪,讓我們認識香文化,傳承給我們。我想在他們心中不論香文化或是香產業,有很高的地位。而在我心中,舉香是場讓人靜心的儀式。


參與專案

技藝 Memory

以「香文化」出發,紀錄香文化的知識、故事,影響人們對於香的想法;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