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社會實踐資訊整合平台---蘇維凱
蘇維凱

蘇維凱

社會三A

2023年暑期清邁兒少關懷服務隊


【前言】

透過朋友的介紹,我才偶然得知有這樣的一服務隊可以參加,恰逢我也剛好有類似的經驗,也希望能夠以親身經歷去幫助當地的孩子,也很高興有這樣的榮幸可以參加如此有意義的旅程,在前面的討論過程中,由於幾乎都彼此認識的狀態下,也減少了相互磨合的時間,我們中間也討論了許多的面向,像是如呵能夠讓孩子們真正學習到東西,在以後的日子也能夠想起我們所教導的事物,以及我們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孩子們,在先前也打了許多預防針,制定規範以及團隊目標,這些前置作業也讓我們更加對於孩子們服務保持熱情。

【前置作業】

我們將主題分為自我探索以及生態之美,前者最主要想要帶給孩子們對於未來有一個想像以及對於團體的認識,後者則是對於生態環境以及台灣文化的認識,我們兩組也花了許多時間規畫課程、製作教具以及採買,計畫有時也因為無法順利執行而被打掉重練,再加上遇上期末考也讓大家更加緊張,好在最後也將計畫順利完成,將初步計畫暫時告一段落,在行前會中,我們也將計畫重新講解,以及做最終的合作討論,大家也著手在行前行李準備以及最後的確認,也同時保持一顆熱忱的心前往清邁。

7/14凌晨三點整裝出發,在台灣人還在熟睡之際,我們已經坐上前往桃園機場的路程,我們每人都相當興奮,也相當期待,在中午時分,我們也步入了泰國清邁的土地,我們第一站就先到了大賣場,開始採買訪視需要用的生活物品,大家顯然都對於泰國的食品感到好奇,也抱持著一切都要嘗鮮的心態去嘗試,在下午時分,我們也到了第一個服務據點-蒙納教會,認識完當地環境後,也展開了我們一系列的服務行程以及場地規劃,在清邁的第一天也暫時告一段落。

【蒙納教會的服務】

在蒙納,我看到了許多的孩子們,個個熱情活潑,對於我們的到沒有絲毫的害羞,都熱情地敞開雙臂希望我們也能夠給予回應,每個孩子們都相當歡迎我們的到來,當地人更是熱情的招待我們烤玉米,野雞以及各種吃食,我也被這樣的場景相當感動,明明都是困苦的人民,他們卻沒有因為這樣而感到自卑,反而更努力的生活,且對待外人非常友善,我們也帶領著孩子們玩團康、作課程,當地的孩子們也相當熱情,此外我們也將他們的課桌椅翻新,鋪了新的地板,盡自己所能改變他們的環境,他們也相當開心,薯黍瓜果都送給我們,希望可以幫助我們繼續服務。

在蒙納的六天中,我們也去探訪了不少的家庭,這些家庭都是緬甸的戰亂偷渡過來的難民,他們在這邊勉強生活,吃穿用的全部自給自足,他們不僅需要慬小甚委的度日,還必須隨時注意查驗身分的人,他們沒有身分證,因此身無分文的他們不敢生病,也不敢出遠門,都只能在社區附近移動,他們無能為力改變現狀,也只能透過宗教的寄託希望神明能夠庇護他們平安度日,這些都是在台灣看不太到的情景,每次都聽長輩說有更困苦的家庭是有一頓沒有下頓的,我們都不相信,但如今親眼所見,我才發現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在生活不發達的蒙納社區,他們卻始終保持一顆熱情以及善良的心態去對待其他人,不會自怨自艾,認為自己生活困苦就需要幫助,而是像強韌的草堅強的活下去。這是我在蒙納看到最寶貴的景象。

【新天兒少的服務】

在服務完蒙納的機構之後,我們轉身前往新天進行下一站的服務-新天兒少機構,新天的孩子們雖然熱情,但也十分守規矩,不敢對我們做出格的事情,且師母也相當想要控制孩子們在規定的範圍內做規定的事情,但我可以看出師母在講述他的孩子們時,是相當自豪且驕傲的,因為各個的自律不說,且成績也是有顯著的優異,這些孩子畢竟是在城市中生長,且讀的都是私立學校,對於社會的認識也有一定的程度,因此對於新天的小孩以及蒙納的孩子來說,新天的孩子是聰明且好學的,但蒙納的孩子有著善解人意以及自由的心,兩者雖不能相比,但各自有各自的課題皆須學習,在蒙納,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人情味以及熱情款待,在新天,我看到的是善於交際以及樂於學習的心態,各自的特質都是難能可貴的。

【在服務中,我看到了哪面向】

  1. 印象深刻之處

我最難忘的事情就是跟小孩子們玩樂打鬧的時光,以及當地人的熱情與活力,當地人的純樸以及人情味讓我認為是非常放鬆的,沒有任何人的壓力,我相當喜歡這樣的生活,透過蒙納的家庭探訪,我其實有被當地的環境震懾到,透過這次探訪了七個家庭,讓我對於泰國底層社會的生活更加瞭解,這是我們一般在旅遊時看不到的面向,我們往往被這些觀光建築迷住的同時,他們卻因為無法得到下一餐的溫飽而苦惱著,讓我不禁想起關於知足這件事情,我自己從小在機構長大,我也常常自怨自艾,抱怨吃食不好,冷氣不能一直開,但我沒有想過,他們基本上能吃飽就好,而我卻還有糖果、麵包、水果可以享用,我在吹冷氣的同時,他們卻是沒有冷氣可以吹的,這些跡象讓我對於我現在所擁有的更加珍惜。

  1. 對所學專業的幫助

可以透過此次的旅行,更加瞭解失依兒童的行為,為甚麼他們這麼缺愛,因為他們是沒有關愛的,因會需要從其他人身上或去關注力,因為我自己也曾是這樣的孩子,一個機構只有幾個工作人員,但有無數個孩子需要照顧,不可能每個孩子都有照料到,更何況他們也不是受過專業訓練的,我希望在未來可能在幫助孩子及照料孩子時可以更加有同理心去看待,利用上述的原因去試著解每個孩子。

  1. 泰國弱勢兒少議題的發現

我認為泰國政府對於失依兒童的幫助雖然有顯見的作用,但卻沒有真正幫在點上,因為雖然有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可以落腳,但卻也讓孩子們缺乏了與社會接軌的能力,以及社會化的過程,雖然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有更多的知識,但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些知識是需要眼見為實才能被吸收被利用,切當地的社區資源也相當不發達(相比新天差很多),若是生病了也沒有一個診所可以提供看病,這是社區需要改善的方面。

  1. 個人能力發展

我覺得這次的教案前置作業,我學會了如何去傾聽他人的想法,以及在細小的事情上可以有更多的發現,夥伴們的相互提醒以及意見,也讓這個教案帶起來更順利,也開始不那麼在意我在團隊中的定位到底是什麼,如果我自己能夠想到能幫助到大家的事情,我就會覺得開心,不再會去計較別人和自己的貢獻差別,且對於策畫的能力也有一定的進步,在討論時也發現我自己沒有的特質以及其他人的優點,希望未來還有這樣的活動可以參加。

【感謝】

謝謝立聖老師以及啟桐老師的協助、書羽學姊後台的幫忙,我們才有相當順利的清邁服務之旅,在對於隊員方面,也謝謝大家相互體諒以及理解,讓教案能夠順利進行,沒有出包,再次謝謝蒙納以及新天的照顧,我們才健康的身體帶教案以及團康。2023的清邁之旅圓滿結束,期待2024的清邁!


參與專案

2023年暑期清邁兒少關懷服務隊

聽見微聲 看見改變-2023年暑期清邁兒少關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