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名稱 : 【活動系統】提升長輩「說故事能力」傳承生命經驗!東海USR社區故事工作坊,社區人力服務量能大補帖
執行單位 : 研發處 / 樂齡中心
服務時間 : 開始日期 : 2020-08-31 ~ 結束日期 : 2020-08-31
服務場域 : 臺中市
參與人數 : 人
負責人 : 詹家昌 教授
共同負責人 : 鄭期偉
校內分機 : 04-2359-0121 ~
服務類別 : 專案服務
服務屬性 : 社區營造 關懷服務
服務對象 : 高齡者 一般民眾
西元年度--> ----- 母計畫-->
專案簡介 :
社區故事,是集結了社區所有生命經驗的歷史。除了青銀智慧行動車的健康照護,東海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C類計畫「社區高齡服務支持系統的實踐與共作」更於2020年暑假辦理「社區故事工作坊」,廣邀社區長輩與志工一同學習如何說故事,使高齡服務支持系統從另一角度切入,促進社區夥伴對於在地文化內涵有敏銳的認識與表達能力。說故事本身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表達故事的核心,與如何吸引聽眾輕鬆了解故事的意義。無論是周遭有趣生動的靈異故事、社區真實上演的奇人趣事,抑或是自身經歷過的傳統習俗、親眼所見的時代演變,希望透過本次活動,將每份難能可貴的經驗以言簡意賅且印象深刻的方式持續傳承下去,讓每一個共居於此的老中青世代皆能完整認識社區的故事。
成果報告 :
在工作坊正式開始前,邀請社區居民先想一個關於社區的故事,例如社區所在地的歷史文化由來、社區附近的風土民情、周邊人事物的生活趣事、社區成立的契機等等,於第一堂課時帶來跟大家分享,讓社區居民更加認識社區的每件大小事。為期一個月的故事工作坊共有四次課程,每一次都有一個主題課程:肢體與感官開發、口語表達與聲音開發、故事的情境與節奏練習、故事演練與分享;每天活動最後都會讓夥伴以直接上台練習的方式運用課程所學,練習把故事越說越好。
本次活動特地邀請了「大開劇團」的樊以白戲劇老師前來帶領社區夥伴,東海USR過去邀請大開劇團為東海社區開設「記憶的盒子:故事表演訓練課程」廣受好評,這一次便再度邀請樊以白老師來教導更多社區志工說故事的訣竅。過程中,志工們試著說出自己想表達的故事,老師也針對每個人一一提出建議逐步改進,教導故事的起承轉合及如何架構故事。透過想像力、圖片、肢體動作或是具代表性的道具,例如斗笠、玩偶,志工們將自己腦中想像的畫面以最清楚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每天的主題課程更是不可或缺的大補帖!
第一次的「肢體與感官開發」,便是動動身子,刺激肢體創意表達的時候。大家在肢體反應力與聯想力時間積極踴躍,也開始分享社區故事的大綱,起腳動手說故事!第二次的「口語表達與聲音開發」,則是情緒表達的時間,從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同樣一句話運用不同的發音、咬字、語氣,便會給人截然不同的感受,運用不同的聲音質感說故事。很快地來到第三次活動,故事的情境與節奏練習,運用「拍手拍身體部位」暖身活動喚醒四肢,掌握與變換說故事的節奏感後,大家逐一寫下社區故事逐字稿,構思故事的特色與重點,想著該如何安排道具、配件強化故事的情緒。不僅幫助大家定下故事腳本的明確方向,同時也練習不笑場地運用情緒專注在表演上。最後一次的故事演練與分享,老師首先帶了暖身活動「外星語遊戲」,藉此緩解大家的緊張,直至後頭的正式上台分享,大家說故事的神情都是神采飛揚!當一個人講完故事,大家更會互相討論聆聽完的感受,整體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以白老師最後總結,上台發表只是一個過程,日後可以再持續調整地更好,表演有壓力是一定的,鼓勵大家還是要用愉快的心情來進行,才會是說故事的本意。
屬於人力支持系統一環的社區故事工作坊,其表演課程訓練、增進了志工說故事的能力,不但讓原本沒有交集的社區彼此更加了解各自的故事,也讓志工們學習到許多說故事的方法,顛覆以往故事只在小說或童話書裡的印象,更將長期待在自家回憶過往卻無人能述說的長輩帶離家中面對大眾。
東海USR的人力支持系統透過設計各式服務回饋機制,如辦理工作坊等,協助發展社區特色、增進社區服務知能。對於在地高齡服務來說,社區高齡者透過人際互動增加活動力與參與性,藉由支持系統深入社區,儀器與人力雙管齊下,主動提升社區人力的服務量能。期待故事工作坊讓志工們回到自己社區說出在地的好故事,進而帶動不同社區的故事交流;也讓更多長輩得以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將那些漸漸淡忘的傳統習俗透過口述故事持續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