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名稱 : 逢甲愛水社前進八仙山協助移除外來種植物
執行單位 : 研發處 / 無
服務時間 : 開始日期 : 2023-09-19 ~ 結束日期 : 2023-09-19
服務場域 : 臺中市
參與人數 : 30 人
負責人 : 林惠真 特聘教授兼研發長
共同負責人 : 萬育莘
校內分機 : 04-2359-0121 ~ 21206
服務類別 : 專案服務
服務屬性 : 生態環保
服務對象 : 一般民眾
西元年度--> ----- 母計畫-->第三期USR-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河的四校聯盟行動
專案簡介 :
在本計畫協同主持人逢甲大學水利系林秉賢教授帶領下,逢甲大學愛水社30名社員前往八仙山上游十文溪流域,協助移除外來種,以及拍攝有關八仙山的微電影。
成果報告 :
到達八仙山遊客中心後,在種子老師的帶領下,學員瞭解了何謂生態系?由何組成?接下來的課程中兵分兩路欣賞景觀。在老師指示下,學員們來到一個石頭製的水槽旁並一人領取一顆綠果實,沾水後搓揉它,不久後就冒出了,許多白白的泡泡。爾後老師介紹:這便是平常市面上所見的無患子產品的原料。午餐過後,進入此次八仙山出訪重頭戲,清除外來種及拍攝微電影。
外來種紫背鴨拓草(吊竹草),在台灣多用作景觀的植物,非常適應台灣的環境氣候,超強的繁殖能力迅速的蔓延八仙山的園區,即便只有一節也能繼續生長。所以,在移除紫背鴨拓草時,不能落下任何部位,需要集中處理,才能抑制其生長。 在外來種移除行動的最後,有同學問道:如果外來種的入侵這麼的嚴重的話,難道沒有想過用噴灑農藥的方式來對抗紫背鴨拓草的擴張嗎?老師回答說:並非沒有想到,但因為農藥並不能辨識誰是外來種誰不是,且園區內還有其他的昆蟲在進行生物活動,所以目前採納的方式仍是最原始的人工移除。由此可見,強勢外來種一但進入台灣自然環境中,日後需付出高昂的成本仍不見得移除,唯有透過專業人才培育與環境教育深化,才能盡量避免類似案例繼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