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參與經驗談地方發展與社區連結之推動途徑講座 112 - 1

宋威穎博士在課堂中表示,學問不一定是社區所需要的,因此進入社區前需做足的準備,可以從文本、報導、計畫與會議紀錄等等,了解社區的人文歷史與社區中的關鍵意見領袖,與社區交流、溝通會較為順利。

專案介紹


專案名稱 : 從社會參與經驗談地方發展與社區連結之推動途徑講座
執行單位 : 社會科學院 / 行政系
服務時間 : 開始日期 : 2023-10-04 ~ 結束日期 : 2023-10-04
服務場域 : 臺中市
參與人數 : 25 人

負責人 : 陳秋政
共同負責人 : 萬育莘
校內分機 : 04-2359-0121 ~
服務類別 : 專案服務
服務屬性 : 生態環保
服務對象 : 一般民眾

西元年度--> ----- 母計畫-->第三期USR-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河的四校聯盟行動


專案簡介 :

宋威穎博士在課堂中表示,學問不一定是社區所需要的,因此進入社區前需做足的準備,可以從文本、報導、計畫與會議紀錄等等,了解社區的人文歷史與社區中的關鍵意見領袖,與社區交流、溝通會較為順利。

成果報告 :

今日榮幸邀請到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宋威穎博士來到課堂與同學們分享社會參與的經驗,與社區連結、推動地方發展可以做的事前準備、過程中的細節,以及實例分享等等,讓同學們對於進入社區前的準備,有更明確的方向,並且也有助於同學們進行期末的報告(進入東海商圈了解汙染源,與商家交流、溝通,以促進商家安裝並使用油脂截留器)。

 

宋威穎博士在課堂中表示,學問不一定是社區所需要的,因此進入社區前需做足的準備,可以從文本、報導、計畫與會議紀錄等等,了解社區的人文歷史與社區中的關鍵意見領袖,與社區交流、溝通會較為順利。若無做足準備,可能會使社區對於學生的負面印象加深,對於之後再進入社區,會加深難度。社區中的關鍵意見領袖多為社區發展協會、地方政府、理事長、幹事等等,若能從中找到社區與學校的中介人,協助學校與社區溝通,會使社區連結的過程更加順利。

 

宋威穎博士以哈瑪星願景工作坊為例,哈瑪星(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街道狹窄,但後來因為觀光興起,導致遊覽車等觀光車流量多,在當地衍生出問題如碳排放量多、道路安全上的疑慮。在了解社區利害關係人的立場與想法,會發現有許多的分歧意見。因此需要找出社區的核心共識,執行推動才會較為順利。哈瑪星最後推行的解決方式便是限制遊覽車的車流,也使遊客以步行的方式進入哈瑪星觀光,更深度的走讀、了解社區的人文歷史。透過這個案例,讓同學更清楚進入社區的事前準備與過程中需注意的細節與可能面臨的困難。

 

聽好故事 STORY

共好夥伴 PARTNER

本案 影音專區

本案 活動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