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暑期清邁兒少關懷服務
在7/15~7/24到了泰國去做服務學習,去了泰北以及清邁這兩個地方,服務的孩子包括了蒙納學生中心、拉祜村、新天學生中心以及宣福堂,總共三個機構、四群不太一樣的孩子。雖然行程看起來是我們去服務小朋友們,但在這些天除了付出之外也獲得了蠻多的收穫。
這次的服務讓我了解了兩種帶小朋友的方式-需要翻譯跟不需要翻譯。雖然我們是去泰國做服務,但因為有些小朋友有學習中文,因此在溝通上較容易;而面對那些不會中文的小朋友時,除了找人幫忙翻譯外,靠的就是肢體語言。
一開始服務的是位於泰北的蒙納學生中心和拉祜村的小朋友。雖然蒙納的小朋友不是全部都會說中文,但因為大朋友會幫我們翻譯給小朋友,所以並沒有太多的阻礙;拉祜的小朋友則是只會說泰文跟拉祜話,因此必須透過翻譯幫忙,而我們在表達規則上就必須更注意避免贅字的使用。之後到清邁去服務新天跟宣福堂的小朋友時,因為是兩個地方的小朋友一起,雖然宣福堂的小朋友聽得懂中文,但由於新天的小朋友不懂,因此還是需要翻譯,慶幸的是跟新天的孩子講話時可以用簡單的英文溝通,小小的解決了翻譯不夠時的困難,也因此我覺得跟他們相處比跟拉祜的孩子相處更輕鬆一些。
另外,在跟蒙納、新天、宣福堂的小朋友相處讓我見到了三種不同的教育方式。蒙納我覺得主要是讓孩子們能夠有基本的生活,並不太會要求孩子們什麼。這種類似「能生活就好」的照顧方法我們可能不常見,但在那兒卻蠻理所當然的,我想是受到了當地的社會氛圍影響吧,那邊的教育機構只到國中,畢業後基本上就要開始分攤家計,可能留在泰北也可能到別的地方去打工,若要繼續讀書則必須離開家到市區去。因此這樣的教育方式就蠻合情合理的;新天則是讓孩子能夠生活外,也要求他們的課業及表現,因為傅牧師和牧師娘認為他們要做好學生的本分。雖然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但我其實有點替那邊的孩子們感到難過,感覺他們很多事都是被安排好的,讀書、學樂器……,很想跟他們說學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也是學習、課業不是一切,但想想文化背景等等的不同,因此我們的想法與他們不一定相同,或許現在這樣對他們而言才是最好的吧;宣福堂的話我覺得跟蒙納還有新天不太一樣,因為那邊主要是提供一個讓孩子學中文的地方,雖然也有收留一些小朋友,但人數很少。清邁現在是中國人、台灣人常去的旅遊地點之一,這也是為何要教小朋友中文的原因。我很佩服段傳道,自學中文後為了讓小朋友們可以有地方學習中文而開班,雖然礙於教室空間不大,因此不能收全部想學中文的小朋友,甚至教學地點不固定,會需要遷移,但段傳道依然願意為這些小朋友們付出,為的就是讓這些小朋友在學習中文後能夠有工作可以照顧自己。
我一開始會想要參加這次的服務隊主要是想離開自己的舒適圈,踏出台灣到外國去看看。而經過這一次的清邁服務計畫讓我學習、成長了很多,回國後也繼續思考了老師在最後提出的三個問題:想要分享什麼?、學到了什麼?、若重來一次,我想要做什麼改變?
想要分享什麼?我覺得想分享的東西真的有太多太多了,在泰北以及清邁所見到的一切、親眼見到這些人的感受、在和小朋友互動的過程獲得的那些感受……;一定要挑一樣分享的話,我會想分享泰北的狀況,因為我認為在台灣雖然有較偏鄉、弱勢的家庭,但那種偏鄉與弱勢跟泰北的狀況卻不同。泰北那邊是所謂的難民村,許多在那邊生活的居民是沒有泰國身分證的,而這種情況在台灣基本上是不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覺得台灣的偏鄉與弱勢和泰北不同的最大原因,我想我們都很難想像沒有身分證的生活會是怎樣。另外,我很喜歡「家庭探訪」這個安排,感覺我們並不只是去帶小朋友活動,透過家庭探訪讓我學習到很多東西,也讓我思考了很多。回到台灣和親朋好友分享這些事時,有被肯定也有被質疑,像是疑惑我們為什麼要去做家庭探訪,了解那些人的背景後,我們也無法幫助他們什麼,畢竟那是政府才能處理的事。我的回答是:「或許我們無法幫助他們脫離目前的生活,但透過這樣的家庭探訪我認為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那些孩子。在了解他們的背景後,我們可以去思考,如果我們是他們,我們需要什麼、想獲得什麼?透過這些行為,無形間會縮短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讓我們能和孩子相處得更沒有隔閡。」因此想透過分享這些我們所看到的一切讓大家去思考。
學到了什麼?延伸前面所說的家庭探訪,我從在蒙納那邊所探訪的家庭中,看到了他們的生活態度:「或許不夠豪華,但已足夠」。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可能會驚訝,認為很簡陋,但因為他們在更之前的生活比現在還困苦,現在有能夠自給自足的生活對他們而言已經足夠了。一直到現在我總能回想起那些我們所探訪的居民們說起他們的生活時的樣貌,他們對於現況都是滿足的,這正是我想學習的地方,偶爾會有覺得生活不如意或是希望能過得更好的時候,但如果能想起那些居民的生活態度,我認為心境上會有所轉變。而在第一次家庭探訪結束後,立聖組長分享「不多不少,夠用就好」的想法也讓我很有收穫,將這段話與泰北居民的生活作結合便能完全理解。
而在教案設計的學習上我也獲得了很多收穫,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設計教案,對於該如何設計完全沒有任何的想法,在與團隊成員一起設計時常常是他們提出我附和,或是針對手工藝的活動提出看法,因此設計教案的心情一開始是徬徨的,但到了後來,就算原本的教案要整個重頭開始設計,我也不會徬徨,甚至蠻喜歡設計教案時的氣氛;而這樣的心態轉變除了跟夥伴的熟悉度增加之外,最感謝的就是湯牧師的指導。這十天帶活動前的教案討論、設計跟演練都是湯牧師陪伴著我們,告訴我們那些地方需要修改、有什麼地方需要注意、訓練大家的口條……,如果沒有湯牧師這樣的指導,我想我對於設計教案仍然會感到徬徨。
若重來一次,我想要做什麼改變?我想,我會更願意和小朋友聊天、互動,如果可以,希望能夠更深入的了解他們,甚至親口和他們聊聊他們的家庭。一開始其實是想把對小朋友的感情抽離的,因為真的不知道自己下次和他們見面是什麼時候,害怕和他們太過親近對他們、對自己都會造成傷害,但我發現自己沒辦法做到。我自認本身是一個比較容易受到感動的人,也因此和小朋友相處後,原本打算和小朋友保持距離的想法很快就被自己給丟掉了,不過依然不敢和他們太過親近。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我們要離開蒙納的前一天才漸漸改善,那時候的我所想的是要好好把握和他們相處的最後時光,畢竟下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我也不確定,而這種改變也讓我之後和小朋友道別時沒有抱有太多的遺憾。因為有了這樣的經驗,於是之後到了新天跟宣福堂我就會比較主動和小朋友互動、講話,但也因此讓我更遺憾沒有好好地和蒙納的孩子們聊天。
如果能重來,我更想做的事其實是和那邊的同工們聊聊。在泰國的生活受到同工們很多的幫助,老實說離開蒙納、新天時最讓我難過的時間是和同工道別的時候,和他們道別有種「啊,真的要離開了」的惆悵感,反而和小朋友道別時不會有這些想法。雖然這次有短暫的了解蒙納那邊的同工,像是願意留在蒙納的原因等等,但我覺得他們說的可能只是表面,背後還有其他的因素,應該要更深入地去詢問、了解,因此若之後有機會再去那邊服務,期許自己會更主動地去跟同工們聊聊。
最後,我認為在這次的服務學習中,收穫最大的是孩子們的笑容,是他們的笑容讓我願意為他們設計教案-就算是從零開始,是他們的笑容讓我願意在休息時間排練教案,也是他們的笑容讓我覺得這趟服務學習很值得。能夠看到他們的笑容,便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