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課程實施 110 - 1

本計畫與三所國中小學結盟發展的「以在地為基的螺旋式課程」,配合學生認知發展階段,將一至九年級劃分為四個學習循環,分別對應到布魯姆分類學(Bloom's Taxonomy)的六項認知範疇: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與....

專案介紹


專案名稱 : 螺旋式課程實施
執行單位 : 勞作教育處 / 社會實踐組
服務時間 : 開始日期 : 2021-11-08 ~ 結束日期 : 2022-11-11
服務場域 : 臺中市
參與人數 : 187 人

負責人 : 林立聖 服務學習組專員
共同負責人 : 劉采薇
校內分機 : 04-2359-0121 ~
服務類別 : 專案服務
服務屬性 : 教育輔導
服務對象 : 兒童青少年

西元年度--> ----- 母計畫-->第二期USR-大肚山地方教育創生


專案簡介 :

本計畫與三所國中小學結盟發展的「以在地為基的螺旋式課程」,配合學生認知發展階段,將一至九年級劃分為四個學習循環,分別對應到布魯姆分類學(Bloom's Taxonomy)的六項認知範疇: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與創造,設計出螺旋式課程架構。在此架構下,原本獨立且散落在各領域、各年級的一些課程,有機會被整合到此模組中;並藉由逐漸加深加廣且連結生活情境的創新教學活動,有系統地引導學生從認識社區、探索在地到展開社會實踐行動。

螺旋式課程的成功關鍵主要是「在地教育工作者社群」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這個社群由計畫協同主持人與三校教務主任所組成,每月聚集一次,合作推動許多創新教學活動,不斷捲動更多國中小學教師關注與投入,蒐集更多來自基層教師與學生的意見,形成更大更周密的回饋迴圈,進而發展出螺旋式課程。

成果報告 :

螺旋式課程主題及實施現況

年級

認知範疇

課程目的

課程主題

內容

1-2

記憶

認識在地

五感輕旅:重新感受社區        已實施

認識社區的歷史人文。

3-4

瞭解

看見美好

瑞井走讀:井仔頭的時空旅行    已實施

家鄉顏色:尋找屬於家鄉的顏色  已實施

重新捕捉、擴張對社區的印象與看法。

5-6

應用

分析

到地探索

在地偵探:從蛛絲馬跡解開真相  設計中

社區服務:我可以為社區做點事  設計中

觀察生活細節進而發現議題,並尋求合適解決方案。

7-9

評鑑

創造

社會實踐

街道觀察:巷弄裡的人類學家    已實施

四庄故事:譜寫自己與社區故事  已實施

行動提案:我可以發揮影響力    設計中

運用進階工具,更深入探討社區議題,並發展與執行行動方案。

 

111年螺旋式課程實施節數與參與人數

主題活動

負責人

學校/年級

配合課程/節數

節數

學生數

110-2

111-1

街道觀察

林立聖

四箴七年級

綜合活動-童軍

6節

6節

49人

家鄉顏色

劉采薇

龍峰五年級

社會領域

7節

7節

49人

瑞井走讀

蕭卉玲

瑞峰三年級

社會領域

7節

7節

44人

五感輕旅

江岱奕

瑞峰二年級

生活領域

5節

5節

45人

合計

50

187

本計畫團隊分別與三校教師組成教學團隊,整合與發揮彼此的專長,建立目標導向的專業關係;從教材和教具的設計,教學策略及多元評量方式的建立,以及共同備課、授課、議課等機制,已發展出一套協同教學模式。以街道觀察課為例,為了符合四箴國中校訂課程的規格,除了教學目標必須緊扣108課綱的素養指標,也要建立學生學習成效的評量工具。四箴國中表示:「街道觀察課不僅建立一種學校與外部教育資源創新的合作方式,更符合新課綱期待教師透過共備提升專業、享受共好的價值。尤其在評量設計上,使用Rubric評量規準,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效更有感,不只是知道90分或80分有差異,而是透過評量規準分級表格清楚的回饋,讓學生知道如何努力、如何改進,這部份的設計對學校而言,做了一次絕佳的示範。

 

聽好故事 STORY

共好夥伴 PARTNER

本案 影音專區

本案 活動相簿